
撰文:注册西医曹贵子
人们人常说胃痛时喝一杯牛奶就不会再痛,但很多时候我们用此方法非但消减不了痛楚,反而变本加厉,愈来愈痛。究竟为什么呢?牛奶一直被误以为是治胃痛的良方,原因是牛奶中的蛋白质和乳糖可以形成薄膜,保护胃壁,中和胃酸,令胃部的感觉舒服一些。但其实医学界已证实这种纾缓功效只属暂时性,并不能起医治胃病的作用;而且喝太多牛奶反而会引起不良效果,特别是胃溃疡患者,喝牛奶更是大忌。
牛奶阻碍消化
一般人胃痛大多是因为消化不良或进食了油腻的食物,这时如果喝下牛奶,牛奶就会在胃壁形成一层薄膜,反而会阻碍了消化,使本来已经难消化的食物更难消化,令油腻食物在胃部停留的时间延长,胃痛就会变得更加严重。
胃溃疡忌牛奶
假如你患有胃溃疡,就更应避免喝牛奶。虽然牛奶在喝下的初期的确能够起中和胃酸的作用,但约二三十分钟后,牛奶内的钙离子和乳蛋白便会凝结成块,刺激更多胃酸分泌,令胃溃疡情况恶化。所以胃溃疡患者应该多喝水,而不应喝牛奶。
或许你会质疑,牛奶不是很有益吗,为什么它对胃部好像有不良影响?牛奶当然含有丰富的营养,适当的时候饮用适量的牛奶,的确对身体有益。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牛奶的营养价值高,便把它当作医治胃病的良药。其实处理胃痛的正确做法是请医生检查和处方合适的治疗,因为胃痛只是病征,它可能代表身体出现其他毛病,请医生检查清楚就比较稳妥。